P 是每股股价,E 是每股净利润。
在 P 和 E 的基础上同时乘以总股本 N,
P*N = 总市值;E*N = 总净利润。
公式就变成了:
PE=(P*N)/(E*N)= 总市值 / 总净利润
比如 A 公司市值是 1 个亿,净利润 1000 万,PE 就是 10。
就好比你花 1 个亿开了一个餐馆,这家餐馆每年扣除各种成本和费用后,净利润是 1000 万,这 1000 万净利润你每年都可以全部以现金形式留存下来,那需要 10 年才能收回你最初的 1 个亿投入。
这里 PE=10 代表的就是回本期限是 10 年。
PE 只是一个相对估值指标,他不是一个绝对判断估值的标准,不能简单的说 PE 超过多少就是高估,低于多少就是低估。
不同的行业的公司,直接比较 PE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
比如:
A 公司是一家银行,每年净利润增长稳定在 10%。
B 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,每年净利润增长 100%。
如果两家公司当前 PE 都是 10,那我肯定买 B 公司,因为 B 公司增长更快,假设两家公司市值都不变的话,一年后 B 公司 PE 就降低为 5 了,A 公司一年后 PE 还是 9 左右。
所以增长性更高的行业会享有更高的估值,更高的 PE。
牛市里整个市场的市盈率会升高
中国市场因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大,情绪影响市场严重,所以 A 股牛市一般都是疯牛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短期内上市公司的盈利变化是不大的,所以 E 的变化不大,想要抬升公司价格,那只有拉升 PE 了。牛市里投资者情绪高涨,资金疯狂涌入股市,将市场整体的 PE 拉升。
但这种没有估值基础的上涨是不可持续的,总会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
在指数投资里,PE 有什么用途呢?
指数的 PE,就像一个人的体温一样。
在健康状康下正常成年人的体温在 37 度左右,上线波动 0.5 度都是正常的。但是一旦体温超过 37.5 度,就会有发热的嫌疑;如果到 38 度以上,那肯定就是发烧了,这个时候也许还不严重,吃点药就能好;但一旦超过 39 度,有可能就不止发烧那么简单,有可能是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。
指数的 PE 也是一样,在一定时期内会在一个区间波动,这个区间会跟经济环境相关,比如沪深 300 指数的 PE 近几年都在 10-13 之间波动。突然有一天指数的 PE 高过了这个波动区间,那有可能市场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,如果 PE 短期内大幅提升,超过这个区间很多,那有可能就是牛市来了。
虽然大家都期待牛市,但一个快速的牛市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市场,这样的牛市不会持续很久,最终会一地鸡毛。
同样,指数的 PE 也会低于波动的区间,甚至短时间内低很多,这有可能是一些极端情况导致的,比如战争,比如最近的疫情,导致股市快速下跌,市场 PE 迅速下降,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市场状态。
但这种情况恰恰是买入的机会,因为市场最终会价值回归,回到正常的估值区间。
PE=P/E,做一下公式转换,那么 P=E*PE
虽然不同的时间点 PE 没有变,但 E 是随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强是越来越大的,E 变大,价格 P 当然也会逐渐升高。
这其实就是投资指数基金赚钱的真谛,赚取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成长的钱。
当然,在 E 不变的情况下,PE 迅速抬升也能提升价格,这就是上面提到过的牛市里发生的事情,这是赚估值提升的钱。
所以投资指数基金的策略就是:
长期持有赚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钱,只要估值合理可以一直持有。
短期牛市,赚估值提升的钱,随着估值高估,分批卖出,落袋为安。
指数 PE 可以反映市场的健康状康,就像温度计可以测量人的体温。
PE(市盈率)的计算公式是:PE=P/E
P 是每股股价,E 是每股净利润。
在 P 和 E 的基础上同时乘以总股本 N,
P*N = 总市值;E*N = 总净利润。
公式就变成了:
PE=(P*N)/(E*N)= 总市值 / 总净利润
比如 A 公司市值是 1 个亿,净利润 1000 万,PE 就是 10。
就好比你花 1 个亿开了一个餐馆,这家餐馆每年扣除各种成本和费用后,净利润是 1000 万,这 1000 万净利润你每年都可以全部以现金形式留存下来,那需要 10 年才能收回你最初的 1 个亿投入。
这里 PE=10 代表的就是回本期限是 10 年。
PE 只是一个相对估值指标,他不是一个绝对判断估值的标准,不能简单的说 PE 超过多少就是高估,低于多少就是低估。
不同的行业的公司,直接比较 PE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
比如:
A 公司是一家银行,每年净利润增长稳定在 10%。
B 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,每年净利润增长 100%。
如果两家公司当前 PE 都是 10,那我肯定买 B 公司,因为 B 公司增长更快,假设两家公司市值都不变的话,一年后 B 公司 PE 就降低为 5 了,A 公司一年后 PE 还是 9 左右。
所以增长性更高的行业会享有更高的估值,更高的 PE。
牛市里整个市场的市盈率会升高
中国市场因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大,情绪影响市场严重,所以 A 股牛市一般都是疯牛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短期内上市公司的盈利变化是不大的,所以 E 的变化不大,想要抬升公司价格,那只有拉升 PE 了。牛市里投资者情绪高涨,资金疯狂涌入股市,将市场整体的 PE 拉升。
但这种没有估值基础的上涨是不可持续的,总会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
在指数投资里,PE 有什么用途呢?
指数的 PE,就像一个人的体温一样。
在健康状康下正常成年人的体温在 37 度左右,上线波动 0.5 度都是正常的。但是一旦体温超过 37.5 度,就会有发热的嫌疑;如果到 38 度以上,那肯定就是发烧了,这个时候也许还不严重,吃点药就能好;但一旦超过 39 度,有可能就不止发烧那么简单,有可能是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。
指数的 PE 也是一样,在一定时期内会在一个区间波动,这个区间会跟经济环境相关,比如沪深 300 指数的 PE 近几年都在 10-13 之间波动。突然有一天指数的 PE 高过了这个波动区间,那有可能市场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,如果 PE 短期内大幅提升,超过这个区间很多,那有可能就是牛市来了。
虽然大家都期待牛市,但一个快速的牛市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市场,这样的牛市不会持续很久,最终会一地鸡毛。
同样,指数的 PE 也会低于波动的区间,甚至短时间内低很多,这有可能是一些极端情况导致的,比如战争,比如最近的疫情,导致股市快速下跌,市场 PE 迅速下降,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市场状态。
但这种情况恰恰是买入的机会,因为市场最终会价值回归,回到正常的估值区间。
PE=P/E,做一下公式转换,那么 P=E*PE
虽然不同的时间点 PE 没有变,但 E 是随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强是越来越大的,E 变大,价格 P 当然也会逐渐升高。
这其实就是投资指数基金赚钱的真谛,赚取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成长的钱。
当然,在 E 不变的情况下,PE 迅速抬升也能提升价格,这就是上面提到过的牛市里发生的事情,这是赚估值提升的钱。
所以投资指数基金的策略就是:
长期持有赚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钱,只要估值合理可以一直持有。
短期牛市,赚估值提升的钱,随着估值高估,分批卖出,落袋为安。
指数 PE 可以反映市场的健康状康,就像温度计可以测量人的体温。